写春联、贴春联,作为流传千年的民间习俗,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对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响应“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倡议,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上午,郓城县图书馆开展了“古籍里的春联”展览。
此次展出的作品,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从馆藏珍贵历史典籍中捡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一副古代春联。其中,有最早见于唐代“敦煌遗书”中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还有选自《宋史》的名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2022年正值农历壬寅年,专家从馆藏文献中挖掘出与壬寅年相关的对联“壬佩六符,允征吉兆;寅恭五服,相励和衷”,迎新纳福。
通过专家们的精心挑选及书艺名家的精心书写,使这些留存于古籍中的春联,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为广大读者送去新春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
|